何謂牙髓幹細胞?
「牙髓幹細胞」是一種在牙齒牙髓中發現的間質幹細胞,它亦屬於多能分化型的幹細胞,其中又以乳牙、智齒含量最多,其不僅具備間質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促進細胞修復、增進組織再生的能力,也擁有較高等級的分化能力,能夠經誘導分化為內、中、外胚層的多種細胞,包含像是神經、肝臟、胰島、軟硬骨、肌肉、口腔、內皮細胞等等。
為何選擇使用?
因此對於各類成體幹細胞在臨床應用上的細胞治療療效來說,「牙髓幹細胞」其實是一個非常優異的選擇,因為其不僅儲存容易(僅需將掉落牙齒送儲存庫),還具備間質幹細胞的特性和高度分化能力;然而之前為何較少聽過儲存「牙髓幹細胞」或有關這類幹細胞的應用發展,主要原因是因為這類幹細胞雖然非常具潛力,但其在乳牙或智齒的含量卻過於稀少,以致於難以進行大量細胞培養,一直存在著難以跨越的生醫技術門檻,直到近幾年口腔幹細胞培養技術的專利陸續被研發出來,才得以讓這類幹細胞能夠被成功培養繁殖,而開始應用於臨床醫學的細胞治療上。
具備取得優勢
以李振言醫師所在診所及生醫集團的幹細胞儲存業務中,儲存「牙髓幹細胞」已逐漸成為主流,比例並不低於儲存臍帶/胎盤幹細胞、臍帶血幹細胞、脂肪幹細胞、骨髓幹細胞等,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儲存「牙髓幹細胞」較儲存上述幾種幹細胞方便太多(僅需儲存牙齒且有多次機會,不需要手術取得或僅有出生時一次性的機會),且「牙髓幹細胞」所具備的間質幹細胞特性、高度分化能力、被馴化能力、分泌各類生長因子的能力,都讓其極具優勢。
跟其他幹細胞的不同?
而在了解「牙髓幹細胞」的特性後,李振言醫師製作一個表格來跟大家比較其他各類幹細胞,讓大家可以更為了解現在常見幹細胞的特性和優缺點:
常見幹細胞的特性和優缺點
來源 | 牙髓幹細胞 | 牙齦幹細胞 | 臍帶幹細胞 | 胎盤幹細胞 | 脂肪幹細胞 | 骨髓間質幹細胞 | 臍帶血幹細胞 | 骨髓造血幹細胞(骨髓捐贈) |
取得方式 | 乳牙 - 等掉牙;智齒 - 等拔牙 | 隨時可採樣 | 出生時保存 | 出生時保存 | 手術取得 | 侵入性取樣 | 出生時保存 | 侵入性取樣 |
取得次數 | 多次機會 | 多次機會 | 一次性 | 一次性 | 多次機會 | 多次機會 | 一次性 | 多次機會 |
取樣舒適度 | × | 舒適 | × | × | 術後中等不舒適 | 術後強烈不舒適 | × | 術後強烈不舒適 |
適合採樣年齡 | 乳牙 - 6-12換牙階段;智齒 - 有需要拔除時順便留存 | 12-55歲 | 出生時 | 出生時 | 18-55歲 | 18-55歲 | 出生時 | 18-55歲 |
屬性 | 間質幹細胞 | 間質幹細胞 | 間質幹細胞 | 間質幹細胞 | 間質幹細胞 | 間質幹細胞 | 造血幹細胞 | 造血幹細胞 |
細胞可培養代數 | 多 | 多 | 最多 | 最多 | 中等 | 中等 | 少 | 少 |
分化能力 | 多能 | 多能 | 多能 | 多能 | 多能 | 多能 | 多能 | 多能 |
生長因子分泌種類 | 多 | 多 | 多 | 多 | 中等 | 中等 | 少 | 少 |
可馴化程度 | 易 | 易 | 難 | 難 | 中等 | 中等 | 難 | 難 |
臨床應用 | 廣泛 | 廣泛 | 廣泛 | 廣泛 | 中等 | 廣泛 | 免疫/血液系統疾病 | 免疫/血液系統疾病 |
使用時配對檢查 | 不需要 | 不需要 | 不需要 | 不需要 | 不需要 | 不需要 | 需要 | 需要 |
取樣+儲存費用 | 中等 | 中等 | 高 | 高 | 不一定 | 不一定 | 低 | 不一定 |
李振言醫師 製作
牙髓幹細胞的優勢?
在看完上述表格後,李振言醫師再幫大家稍做分析
應用性
首先我們以應用性來說,主要還是會先選擇儲存屬性為間質幹細胞的幹細胞種類,畢竟其臨床應用還是最為廣泛,除非是特定需要造血幹細胞(像是要治療血液性疾病或免疫性疾病等); 當然,也可以間質跟造血幹細胞兩種都儲存;
儲存時機
接下來考量到儲存機會,一般來說,胎兒出生時會是一個絕佳時機點,因為此時可以同時儲存臍帶、胎盤、臍帶血,甚至羊膜幹細胞,李振言醫師的確有見過一次幫小孩儲存四種幹細胞的父母,尤其因為又不會造成胎兒疼痛或受傷,只是將生產時的排出物收集起來儲存,因此對父母來說接受度很高;然而如果錯過小孩出生這個時機點或自身尚未有小孩者,就剩下儲存牙髓/牙齦/脂肪/骨髓間質幹細胞可以選擇。

取得方式及綜合優點
但考量到取脂肪幹細胞需要經過全身麻醉手術,有一定風險且有術後傷口照顧問題,除非是同時想要進行美容抽脂手術雕塑身體曲線,則可以同時進行;而儲存骨髓間質幹細胞主要是透過抽取骨盆腸骨的骨髓,然而因為抽骨髓針較粗且過程也是非常不適,故也需要採取全身麻醉,且術後取樣部位有可能會痠痛數月至半年,較不舒服;因此,相對於取樣脂肪或骨髓如此大費周章需要全身麻醉且術後有一段時間的不舒適感,儲存牙髓或牙齦幹細胞則是相對安全簡單許多。
尤其對於儲存牙髓幹細胞來說,只要在乳牙或智齒脫落時,將其保留寄送儲存庫即可儲存,不僅舒適又方便,且有非常多次儲存機會(因小朋友乳牙共有20顆,成人智齒也有4顆);再加上以牙髓/牙齦幹細胞來說,相對其他上述幾種幹細胞,其能夠被培養代數較多(能維持較久活性)、 分化能力較強(三個胚層的各種類細胞都可誘導分化)、較易被馴化(比較能聽從指揮)、分泌的幹細胞生長因子種類也多(可以純化出的量也多),再加上儲存費用介於中等不會過於昂貴。因此,在考量到上述種種因素後,可以發現儲存牙髓幹細胞實為目前的前幾優先選擇,或為小朋友錯過出生時儲存機會的良好替代選擇。
牙髓幹細胞的臨床應用?
在了解儲存「牙髓幹細胞」的優勢後,李振言醫師接下來要跟大家介紹「牙髓幹細胞」在臨床上的應用和治療,畢竟儲存幹細胞就是要以備不時之需,而這類幹細胞究竟可以幫到我們什麼忙呢?
目前來說主要有5個面向:
1. 治療疾病
包含神經退化性疾病(像是改善腦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風濕免疫性疾病(像是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風濕性關節炎等)、肌肉關節退化性疾病(像是退化性關節炎,慢性運動傷害等)、肝硬化、糖尿病、心肌梗塞等 。
2. 組織工程再生
諸如重建牙齒、骨頭、關節軟骨、肌腱韌帶、皮膚、心肌細胞、肝臟細胞、胰島細胞等。
3. 免疫調節(抗發炎效果為主)
治療風濕免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鼻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濕疹等)、免疫風暴(如新冠肺炎造成之肺部免疫風暴,器官移植造成之免疫風暴等。)
4. 幹細胞基因工程
藉由基因工程修補個體幹細胞的先天缺損基因,再利用幹細胞強大自我再生的能力取代並修復個體體內有基因缺陷的成體細胞,達成精準醫療的目標。
5. 抗衰老及美容醫學
運用間質幹細胞的修復再生能力,達到內在抗衰老及外貌返齡的期望。
最後,李振言醫師也要提醒,如果民眾有想要儲存「牙髓幹細胞」,選擇擁有培養牙髓幹細胞高成功率的細胞儲存中心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為目前世界上擁有此關鍵技術的儲存中心寥寥可數,需謹慎選擇。另一方面,如果儲存的時間點愈年輕,其幹細胞的活性和功能也愈好,而且以目前的凍存技術來說,儲存20~40年是都沒有問題的,因此李振言醫師建議民眾如果有想要儲存的話,能夠愈早儲存是愈理想的。因此,及早幫自己及家人儲存間質幹細胞,不僅是如同買保險般防範於未來,也是先幫自己和家人預先留下一個幹細胞治療和再生醫療的機會。
